合格屋顶,众里寻你千百度;蓦然回首,依然不知在何处屋顶光伏,曾经被视为欧洲小镇的风景线,如今在中国,屋顶也成了稀缺资源。
中国商务部24日先后发布公告称,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存在补贴及对华倾销,但公告同时透露,暂不对上述产品实施临时性反补贴或反倾销措施。作为该案的一个重要背景,欧盟委员会先后于2012年9月及11月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、反补贴调查,并于次年6月4日决定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.8%的临时反倾销税。
2012年11月1日,商务部先后发布两份公告,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反倾销、反补贴立案调查。2013年6月,在中国高层的积极斡旋下,欧方同意与中国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就价格承诺展开谈判。2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,调查机关初步裁定,在本案调查期内,被调查产品存在补贴,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,而且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二阶段是2004年到2010年的高速成长期,特别是2009年中国扶植新能源政策出台后,光伏产业出现爆发性投资。第一阶段是1997年京都气候变化会议后的光伏产业导入期。
当时出现的美国的百万屋顶和德国的十万屋顶项目,触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出现。在当时战略新兴产业的光环下,各地大上光伏产能,导致2011年国内马上出现光伏产能的过剩。据DECC数据显示,2013年第三季度,基于ROC投产的光伏产能为228兆瓦,环比增长8%。
由于光伏安装商急于在预定期限前完工,预计2013年第四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度光伏装机量会激增。不过,对于规模大于50kW的屋顶设施而言,利率将从当前的1.7ROC跌至1.6ROC,每年以0.1兆瓦时的幅度逐步下降。据DECC数据透露,目前,英国获得FIT机制支持(规模小于50kW)的太阳能设施并入英国电网的总规模已超1.8GW。Solarmass创始人之一保罗克罗帕(PaulCropper)说道,这表明可再生能源部门表现强劲,例如低成本、重量轻的太阳能电池板已吸引诸多目光。
目前,利率为每兆瓦时1.6ROC,2014年与2015年很可能将跌至1.4ROC,届时,差价合约(ContractsforDifference,CfD)机制将承接上。乐于烧钱近期,英国公司Solarmass十天之内成功通过募资平台Crowdcube筹集144,000欧元的资金这是英国公众支持太阳能产业的成功案例。
尽管英国政府并不十分支持这一羽翼未丰的产业,但该国太阳能产业依然凝聚公众目光,并逐步获得支持其兴也勃,其亡也忽焉。而且像很多美国行业一样,太阳能正在从制造业转变为一个服务性行业。这一年,德国光伏结束了一枝独秀的状态,太阳能发电不再是德国孤芳自赏的新能源玩具。
德国Solarworld集团旗下美国子公司在2013年最后一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(ITC)和美国商务部递交申诉力促弥补双反税率漏洞的物证,要求对台湾的太阳能电池模组加税。时隔15年之后再次超过德国。而美国本土的太阳能企业并不能全额满足美国的市场需求。临近年底,是回顾总年年度成就的时候。
作为异军突起的能源新秀,这个年度,对于太阳能行业来说,更是让人感慨。奥巴马政府为了表态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,也规划2020年政府部门使用电力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%的目标并发布相关行政命令。
然而,如当头一棍,美国却再次抛出双反大棒。2013年美国新装设的光伏发电系统合计输出功率预计为4.3GW,与2012年相比增加12%。
这一年,10GW太阳能俱乐部有了五个成员:中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美国和日本。的确,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欢庆的年份。或许可以预想,到那时候,美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该是怎样的一个繁荣景象!这种情况,不管是太阳能制造行业还是发电行业,都可以说是值得庆祝地。作为一个变革呼吁者,《第三次工业革命》作者里夫金在中国、欧洲都大受推崇。真正经历过那一段太阳能行业的繁荣与萧条时期的行业者,对于这句话的体会或许更深。业者指出,这是美国企业欲堵台湾代工电池通道,进而卡中国光伏组件出口之意。
美国人在欢呼,欢呼于他们在太阳能发电上的成就。对于正在快速增建的美国太阳能发电事业来说,中国的组件,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缺少的吧?事实上,正是中国的光伏企业的努力,全球太阳能光伏事业才会呈现出如此繁荣的景象。
这个小型俱乐部,假以时日,将会发展壮大,终有一日会在国际上展示出举足轻重的行业力量。新能源的未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,无时无处都要掌控世界的美国为何,为什么在新能源推动上如此保守?尽管奥巴马看起来是个新能源的鼓吹和推动者,但是,从进来美国方面的动向来看,没那么简单。
只是,略显怪异的美国光伏市场,究竟会如何走向,还是让业者牵心。其他专注于发展先进太阳能技术的初创公司也已耗尽资产,要么歇业要么被美国光伏寡头吞并。
美国光伏制造在2012年下降了38%。相信,在沉寂了数年的积累,有了2013年的业绩铺垫,光伏行业在新的一年会更上一层楼。回顾2013年的太阳能行业,有太多的惊喜。有这个必要吗?愕然,失望,怨怼估计光伏行业者初听此消息都会产生这类情绪吧。
这是美国光伏发电一个破纪录之年。然而,在这个破转之年,光伏市场的国际形势,却愈发让人感到云谲波诡。
10GW的光伏装机是个坎,迄今为止,也只有5个国家稳当地迈过去了。截止2013年11月,美国国内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合计装机容量约为43GW,比上年增加7%。
道路曲折,漫漫其修,引用网友如海一样的新能源的话,太阳能光伏事业是一场持久而战。德国依旧占榜首,然而新兴的太阳能国家正在以令人欢喜的高速度追赶。
姑且不考虑这句话的争议性,毕竟国际贸易是平等共赢的,没有占便宜之说。引用一位美国业者的话,Solar is the rare business that can profit from cheap Chinese imports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而且,观之美国如今太阳能电站建设,相当一部分组件产品也都是来自于中国。
从这句话的直接表意上我们就可以解读出中国光伏业者对美国、世界能源事业的贡献。这一规模可满足约600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。
在过去几年的竞争浪潮中,一部分美国公司已经破产。2013年,对于太阳能光伏行业来说,这是一个值得纪念与欢呼的年份。
现在看来,这究竟是权力者在游戏,还是过于保守的能源思想,让美国不能大踏步往新能源道路上笔直前行。在过去的数年中,由于中国光伏企业的参与与付出,自2008年以来,太阳能电池价格已经下降了75%以上!至少在德国、美国等一些国家,太阳能发电成本中,光伏组件的成本已经不像过去那般难以接受了,而且所占比例也越来越低。